聖尼古拉斯教堂(ST. NICOLAS CHURCH) 位於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廣場,屬於胡斯派的教堂,是市區最美的巴洛克式教堂。教堂由波希米亞建築師丁岑霍費父子所設計,共花了十五年才完成。登上鐘塔,查理大橋、舊城風光盡收眼底。教堂外觀極為搶眼,雪白的建築配上青銅屋頂,與倫敦的聖馬丁教堂神似,周圍裝飾著華麗雕像的壁柱,其中壁畫“聖尼古拉斯之饜宴”,總面積達一千五百平方公尺,是整個歐洲教堂中最華麗的作品之一。
舊市政廳始建於 14 世紀,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差點被無情的炮火摧毀,猶幸經過多次修葺,仍可保存下來。在市政廳內有著不少歷史繪畫裝飾,極具觀賞價值,而旅客更可登上塔頂,將周邊 美景盡收眼簾。若要數舊市政廳最有特色的地方,不得不提掛在牆身的天文鐘。 天文鐘建於 15 世紀,除顯示出時間外,還代表著地球、月亮和太陽的運行。由早上九點至晚上九點,每到整點時,隨著骷人敲打著時鐘, 12 門徒亦會慢慢出現,故常吸引大批旅客駐足觀賞。
舊城廣場,走進布拉格的舊市區,不得不到地標之一的舊城廣場。此廣場座落於舊市區的中心,被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建築包圍,見證著時光慢慢的流逝。廣場的中央,聳立著 1915 年建立的胡斯之像。胡斯是捷克的 革命英雄,於 15 世紀時為推動宗教革命而被燒死。除此以外,有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也在這廣場發生,例如 1918 年的爭取國家獨立示威。走進舊城廣場,彷彿就在回望捷克的歷史。 廣場上除了有參觀的遊客,還有不少表演雜技的街頭藝人和裝扮奇特的音樂門票販賣者,為這個古舊而優雅的廣場,增添一份熱鬧的感覺。
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是布拉格人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十八座橋樑中的第一座橋樑,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蹟之一。查理大橋是一座仿羅馬天使橋的哥特式石橋,連接布拉格的老城與新城,是歷代國王加冕遊行的必經之路。 1992年,聯合國已將查理大橋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和布拉格城堡一樣,有人說如果沒走過查理大橋就不算來過布拉格。早上晨霧瀰漫,白天遊人如織,晚上光影闌珊,連小販、賣藝者也是橋上的一景。
布拉格城堡其實是一片大建築區域,始建於9世紀,在14世紀的查理4世時代完工,形成了集教堂、宮殿和庭院於一身的規模龐大的建築群,面積約有7個足球場那麼大,創下了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吉尼斯世界記錄。布拉格城堡是捷克歷史上歷代統治者的居住和辦公地,現在是捷克共和國總統的官邸,主要用於外事活動。布拉格城堡是遊客們來到布拉格的必到之地。旺季(4月-10月)的時候城堡售票口會排起長龍,所以請盡量在城堡開門前前往(夏季為5:00,冬季6:00),以免浪費太多時間。城堡的主入口在西側,參觀時最好由此進入,每逢中午12點,這裡的第一中庭會舉行衛兵換崗儀式,因此也是眾多遊人樂於駐足的地方。
伏爾塔瓦河(VLTAVA)呈南北流向,是捷克最大最長的河流,也是捷克的母親河。它起源於波希米亞西南的森林,與首都布拉格北部的米爾尼克城和易北河匯流。伏爾塔瓦河畔的布拉格,是世間最美的城市之一。伏爾塔瓦河像一條綠色的玉帶,將城市分為兩部分,沿河兩岸陡立的山壁,漸漸消失在遠方起伏的原野裡。橫跨在河上的十幾座古老的和現代化的大橋,雄偉壯觀,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四百年曆史的查理大橋。這些大橋將城市兩部分協調巧妙的連為一體,在曼妙的伏爾塔瓦河上搖曳多姿。
跳舞樓(DANCING HOUSE)本名尼德蘭登國家保險大樓,是布拉格新城區的標誌性現代建築,它由捷克建築師布拉多·米盧尼奇和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弗蘭克·蓋里聯手設計,自1996年建成以來,其標新立異的造型早已成了伏爾塔瓦河畔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座大樓的設計方案在一開始飽受質疑,批評者認為其不規則的造型與周遭巴洛克式的建築群格格不入,幸虧得到了在該區域居住過數十年的時任總統哈維爾的鼎力支持,方案才得以順利進行。時至今日,跳舞樓已經成為繼布拉格的中世紀建築之後最吸引攝影愛好者的熱點。
捷克音樂博物館(CZECH MUSEUM OF MUSIC)是17世紀比較典型的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最裡面有一個美麗的庭院,景緻優美,環境非常不錯。館中收藏了不少提琴,吉他,琵琶,小號,長笛和口琴等樂器,所以館內經常有開放以樂器為主題的展覽,展示自古以來人與樂器的歷史和關係。